时间:2022-11-07 19:27:34 | 浏览:56
不久前,国内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“苏宁环球”发布公告称,其控股的医美子公司无锡苏亚因存在偷漏税行为,将被税务部门合计处罚及补缴1465万元。
其实早在今年8月,无锡苏亚就收到了无锡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出具的《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》,如今处罚正式落地,收到《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》。
税务部门处罚书表明:该子公司通过“快钱支付系统”和“卡拉卡支付系统”将收取的部分营业款未入账,合计少申报营业收入约2512万元。
其中2013年少申报营业收入约250万元;2014年少申报营业收入约729万元;2015年少申报营业收入约122万元;2016年少申报营业收入约316万元。
据此对该公司偷税行为合计处罚及补缴税款1465万元(其中罚款约488.35万元,应补税款约488.35万元,滞纳金约488.35万元)。
但其实无锡苏亚是苏宁环球于2021年收购,其2013年—2016年之间的偷漏税行为跟苏宁环球并无关系。
苏宁环球也表示,这是公司原股东逃避纳税义务行为,根据股权转让协议,收购前事项导致的行政处罚由该公司原股东承担法律责任;将通过推动刑事立案、民事诉讼等各种可采取的方式,追究无锡苏亚原股东偷税、侵占无锡苏亚营业收入行为的全部法律责任”。
从上述苏宁环球子公司的案例来看,税局对其少申报营业收入的行为一直追查到了2013年,可以说是翻了10年旧账!而且这并非特例,今年已有多起旧账被严查:
案例一
7月,佛山一家公司被查到2009年-2019年期间,因通过个人账户发放工资、奖金和离职补偿金等未按规定如实在账上记载等,未代扣代缴个税,被罚26万多。
案例二
8月,珠海某公司被税务处罚,处罚公告显示该公司2011年-2012年经营期间,通过公司账户及其财务负责人的个人银行账户,合计收取属于公司的经营收入约65万元,未按规定入账,未申报相关税费,被罚9万多。
案例三
广东某公司被上查10年,该公司2013年-2014年、2014年-2016年利用不合规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进项税款、税前列支成本,少缴应纳税款等行为,被罚748万多!
此外还有西安某酒吧被追查到2003年,采用偷税手段,不缴或少缴交税款,对其追缴税款3583.44万元;福建某公司被翻10年旧账,其隐瞒收入,账外经营,对其处以286万罚款……等等层出不穷的“上查10年”的典型案例,可见税局对税务违规问题的监管越发严格。
通常情况下,税局对于一定期限内未发现的纳税人、扣缴义务人未缴、少缴税款的,追查期限是3年,情节严重的,会延长检查期间至5年;而对于偷税、骗税、抗税的,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、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,追查期限无限制!
因此这里提醒各个企业,切勿存在侥幸心理,除了要依法合规经营以外,企业对涉税事项更要积极自查,如下面这9项常见税务风险:
1. 是否存在未开票收入不正常入账,不进行纳税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
未开票收入不正常入账,进行账外经营,增值税以及企业所得税均不进行申报,这种行为属于偷逃税款,被税务比对发现,会面临追征税款,加收滞纳金和罚款的税务风险。
2. 是否存在虚开发票,虚列人工费用等虚增成本费用的情况;
3. 是否存在延期确认收入实现,延期纳税;
4. 是否存在价外费用不计入收入的情形;
5. 是否存在视同销售行为未进行纳税调整的情况;
6. 是否存在各种减免流转税及各项补贴、收到的政府奖励,未按规定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情形;
7. 是否将不满足加速折旧/摊销的资产进行加速折旧税前扣除;
8. 是否存在职工福利费、职工教育费、工会经费、业务招待费、广告和业务宣传费、佣金手续费等扣除费用超标而汇算清缴未做或漏做纳税调整的情况;
9. 企业是否存在擅自扩大研究开发费用的列支范围,违规进行加计扣除。